七夕月下诗
王僧达〔南北朝〕
远山敛雰祲,广庭扬月波。
气往风集隙,秋还露泫柯。
节期既已孱,中宵振绮罗。
来欢讵终夕,收泪泣分河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远处的山峰收敛了不祥的云气,广大的天庭翻腾着明月的光波。
云气随着秋风都聚集在石缝里,夏去秋来露水从树枝上滴落。
七夕佳期已是如此短暂,终夜不眠掀动被帐绮罗。
虽然相聚但怎能欢爱整晚,收住泪水踏上归程又将长隔天河。
注释
七夕:农历七月七日之夜。在神话传说中,牛郎织女分处天河(银河)两边,每年七夕,他们才能走过“鹊桥”相会。 雰祲(fēn jīn):阴阳二气相侵所形成的不祥的云气。雰,一作“氛”。
泫(xuàn):水滴下垂的样子。
期:一作“气”。
孱(chán):弱,短小。
中:
王僧达
(423—458)南朝宋琅邪临沂人。王弘子。临川王刘义庆婿。早慧,宋文帝以为太子舍人。性好游猎,历宣城,吴郡太守。孝武帝大明中,以归顺功,封宁陵县五等侯,累迁中书令。自负才地,以不得宰相为恨。曾辱宠臣颜师伯及路太后侄孙。帝遂因高阇谋乱事陷之,下狱赐死。 5篇诗文
古今学者
颜之推〔南北朝〕
学者,所以求益耳。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,人疾之如仇敌,恶之如鸱枭。如此以学自损,不如无学也。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行道;今之学者为己修身,以求进也。
凶神蚩尤
《述异记》〔南北朝〕
轩辕之初立也,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,铜头铁额,食铁石,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。蚩尤能作云雾。涿鹿今在冀州,有蚩尤神,俗云人身牛蹄,四目六手。
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,即蚩尤之骨也。今有蚩尤齿,长二寸,坚不可碎。
秦汉间说,蚩尤氏耳鬓如剑戟,头有角,与轩辕斗,以角觝人,人不能向。今冀州有乐名“蚩尤戏”,其民两两三三,头戴牛角而相觝。汉造角觝戏,盖其遗制也。
太原村落间,祭蚩尤神不用牛头。今冀州有蚩尤川,即涿鹿之野。汉武时,太原有蚩尤神昼见,龟足蛇首,首疫,其俗遂为立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