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江月·凤额绣帘高卷
柳永〔宋代〕
凤额绣帘高卷,兽环朱户频摇。觉竿红日上花梢。春睡厌厌难觉。
好梦狂随飞絮,闲愁浓胜香醪。不成雨暮与云朝。又是韶光过了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绣着凤凰图案的帘帐已经卷起,朱门上的兽环频频晃动。红日已经升到两根竹竿那么高了,阳光已经照上花梢了。春天困乏,精神不振,很难醒来。
美好的梦境像柳絮般随风飘散,百无聊赖的春愁比浓香的美酒还要浓烈。朝云暮雨还没成就就醒了。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。
注释
凤额绣帘:横额上绣着凤凰图案的帘幕帐子。
兽环:古代富贵人家的大门上镶嵌的兽头衔环装饰。
两竿红日:红日已经升起有两根竹竿那么高。
简析
《西江月·凤额绣帘高卷》是一首描写春日美好景色的词篇。词的上片先摹写出一幅贵族府邸清晨的景象,而后写词人的慵懒情状;下片说好梦如同飞絮一般飘忽不定,难以捉摸,而心中的闲愁却比酒还要浓烈,难以消解,词人眼睁睁看着美好时光流逝,充满对人生易老、青春不再的忧虑。这首词通过各种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、享受和留恋,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惋惜。
柳永
柳永,(约984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 237篇诗文 1556条名句
咏柳
曾巩〔宋代〕
乱条犹未变初黄,倚得东风势便狂。
解把飞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。
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
岳飞〔宋代〕
遥望中原,荒烟外、许多城郭。想当年、花遮柳护,凤楼龙阁。万岁山前珠翠绕,蓬壶殿里笙歌作。到而今、铁骑满郊畿,风尘恶。
兵安在?膏锋锷。民安在?填沟壑。叹江山如故,千村寥落。何日请缨提锐旅,一鞭直渡清河洛。却归来、再续汉阳游,骑黄鹤。
九日次韵王巩
苏轼〔宋代〕
我醉欲眠君罢休,已教从事到青州。
鬓霜饶我三千丈,诗律输君一百筹。
闻道郎君闭东阁,且容老子上南楼。
相逢不用忙归去,明日黄花蝶也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