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醉东风·七夕
卢挚〔元代〕
银烛秋光冷画屏,碧天晴夜静闲亭。蛛丝度绣针,龙麝焚金鼎。庆人间七夕佳令。卧看牵牛织女星,月转过梧桐树影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秋夜,银色烛台摇曳着清冷的烛光,映照在装饰着图画的屏风上。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。细小的蛛丝在绣花针旁轻轻飘过,龙涎香与麝香在金鼎中缓缓焚烧。正值人间欢庆的七夕佳节,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,月光随着时间流转,悄悄洒过梧桐树,投下斑驳的树影。
注释
七夕:农历的七月初七,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。
龙麝:一种香料。
简析
《沉醉东风·七夕》是一首散曲。这首词以细腻入微的笔触,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七夕夜景图。首句为整个场景定下宁静、幽深的基调;后一句描绘出夜色中的闲亭静谧而安详,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;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氛围;再次一句直接点明节日的主题;末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夜空中的牵牛星和织女星。全诗情致幽美,景与情谐,颇具画面感。
卢挚
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 166篇诗文 63条名句
江天暮雪
陈孚〔元代〕
长空卷玉花,汀洲白浩浩。
雁影不复见,千崖暮如晓。
渔翁寒欲归,不记巴陵道。
坐睡船自流,云深一蓑小。
四块玉·叹世三首
马致远〔元代〕
带野花,携村酒,烦恼如何到心头。谁能跃马常食肉?二顷田,一具牛,饱后休。
佐国心,拿云手,命里无时莫刚求。随时过遣休生受。几叶绵,一片绸,暖后休。
戴月行,披星走,孤馆寒食故乡秋。妻儿胖了咱消瘦。枕上忧,马上愁,死后休。
双调·沉醉东风·归田
汪元亨〔元代〕
远城市人稠物穰,近村居水色山光。熏陶成野叟情,铲削去时官样,演习会牧歌樵唱。老瓦盆边醉几场,不撞入天罗地网。
达时务呼为俊杰,弃功名岂是痴呆?脚不登王粲楼,手莫弹冯讙铗,赋归来竹篱茅舍。古今陶潜是一绝,为五斗腰肢倦折。